前幾天,我和媽媽激烈的爭吵了三天
最後甚至被脅迫下學期必須休學或重考,因為我媽媽始終還是不認同我走電影這條路
她不了解為什麼要不眠不休地把身體搞壞
雖然說大學生本來就是容易因為很多原因到了天快亮才睡,雖然大部分人都是因為打LOL、夜生活、其他理由
我承認我偶爾也會去夜唱、夜店,但那真的很少,雖然有時也會毫無理由的晚睡
可是其大部分熬夜都是為了電影,有時是因為看電影、讀書、思考、做作業、剪接、寫劇本,
雖然很多時候都不是做老師要求的事情,但我做了只是為了「我愛電影」的這份熱情,希望有天我所得到的付諸於夢想
但我的母親看到我生理期大亂,一個月來了二十幾天,並且因為表演學和體能訓練的尾椎骨折,她認為我大學沒有畢業身體就吃不消
我不知道多少次跟她述說我讀這科系的快樂,雖然碰到大大小小的挫折,別人給的或自己給的壓力,但我真的很開心
因為我在為夢想而努力,有多少人沒有目標或只會作夢的活著,但我真的靠自己的力量在往這條路邁進
可是我這種喜悅卻很難向他人訴說,現實的世界還是會認為我的想法不切實際,就連和我同科系的同學
他們聽到我充滿希望的談夢想時,都會覺得這太過於誇張虛假,漸漸的我只能在這裡抒發了
當媽媽瞪大了眼怒髮衝冠的對我說:「你下學期辦休學,現在開始就去店裡顧店,從早工作到晚,晚上回家就睡覺,
每天都這樣的生活!」時,我覺得我的世界簡直天崩地裂,我一輩子都不要過這種生活,無法做我喜歡的事,在這個
沒有自由的家庭一直到老,我寧願不要活著!連續兩天我整夜流淚,不斷的向上帝禱告:『明天太陽升起時一切都會
變得正常,我絕對不要這樣的生活,我想要完成我的夢想,如果我真的變成像媽媽所訴說的那種生活,懇求上帝讓我
睡著了就不要再醒過來。』我知道我這樣講很不好,但光是想像我會過那種無趣漫無目的的生活到年老,我就不能接受
顏莉玲這幾天的這些事也看在眼裡,她很同情我過著這種不快樂的生活,
她甚至說:「我覺得你在高雄的時候看起來比較快樂。」
是比較快樂沒錯,因為在高雄的我是自由的,雖然不能說自由的像在天空飛翔的鳥,
但至少我能做很多在台北家裡無法做的事情
像是經常開心的和朋友吃飯聊天,沒事就會逛逛街打發時間,遇到連假時,可以計劃個小旅遊,一大群人包車出遊
在台北,我連和許久不見得高中同學去吃頓飯,都會被百般刁難、限制連連
最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花蓮旅行,好像也載浮載沉似的,不知是否能成真
但最重要的還是我的大學,希望開學後,我是在高雄
最近看了一部電影《美國心.玫瑰情》,是在敘述一個中年男子萊斯特,他和老婆與女兒住在一個平靜的住宅區,
家庭關係看似和諧,但虛有其表,女兒珍妮覺得自己爸爸竟然對自己的同學有遐想感到作嘔,並想殺了自己的父親,
老婆是一個虛假的房地產銷售員,每天笑臉迎人卻一點也不快樂,而萊斯特活在一個自我壓抑的生活中,對工作感
到厭倦,老婆和女兒看不起自己
有天,隔壁搬來了新鄰居,那也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家庭,一個軍事教育、極度厭惡社會亂象(尤其同性戀)的父親,
一個憂鬱且強迫症的母親,還有一個總是獨來獨往且吸毒和總是偷拍萊斯特家裡的兒子瑞奇
萊斯特經過了一些事之後,內心起了微妙的變化,開始放膽追求"自己"想要的事物,把工作辭了在速食店打工、
買了紅色跑車、在床上自慰、練肌肉、吸大麻
同時,老婆也外遇,瑞奇的父親因為誤會以為自己的兒子李奇和萊斯特是同性戀,並將瑞奇毒打一頓,瑞奇因此
拿出所有積蓄打算與珍妮私奔到紐約
最後那晚,萊斯特被殺害,生命就此終結,而後面那段萊斯特的獨白,令人印象深刻
劇中一幕,是一個白色塑膠袋在風中飄啊飄的樣子,似乎述說著人生的無奈與無助
這部電影諷刺了現代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的問題,探討人的價值、人性的虛假與慾望
裏頭出現了很多玫瑰,是象徵美麗,苪奇和賴斯特都發現:「生命中充滿了美麗」、「在這混亂、罪惡的世界,
生活中仍是充滿了美麗,甚至從這些美麗當中,似乎看到生命的能量,像是,神就在這裡注視著我們…」
(這部戲勇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,凱文史貝西稱帝演技出神入化)
我有個朋友聽到我的問題後,他不敢相信到了這個年代世界竟然會有這種事(父母反對小孩的夢想,處處阻礙)
他一直以為這是電影才會發生的事情,也許他有個開明的父母和幸運的朋友,所以在他的生活圈才沒見過這種事
最近有一個很深的體悟 「電影比生活真實,但現實比電影殘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