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部電影《墮落天使》是王家衛在《重慶森林》裡第三部分的故事,《墮》和《重》有著相同的氣質與味道,都是在敘述城市裡小人物的寂寞與情感,人群流動著、世界轉動著,但寂寞也伴隨著「黑夜」瀰漫在空氣中,《墮落天使》這部電影全部的場景都是在夜晚,尤其深夜,言語障礙的何智武潛入店鋪工作、殺手黃志明正賣命的幹了一票、拍檔李嘉欣在孤單與慾望中徘徊、金髮的莫文蔚歇斯底里地愛著,楊采妮也為愛著了魔,但楊采妮是故事裡最為現實的角色,即使她的戲分不多,但她到後來卻提醒著劇中人現實世界的時間一直在走、不為任何人做停留,而重慶賓館的武父的逝世也讓觀眾了生命的無常、解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,並非在這個墮落的世界就沒有了活著的真實感,最後何智武和李嘉欣的相遇,兩人騎著機車穿梭在熟悉的道路,天空漸亮,這是這部電影唯一不是黑夜,而是黎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《墮》經常拿來與《重》做比較,但《墮》的結構與敘事手段來的更令人驚嘆,很多細節處理得唯妙唯肖,許多畫面若沒有反覆地去看與思考,很難懂的導演那出乎人意料的用意,在電影裡,有幾個鏡頭故意用黑白來呈現,讓人有種分不清虛實的假象。「金毛」似乎復刻了《重》裡林青霞的模樣,只不過這次是套在莫文蔚還有一個不知是否存在的金毛玲身上,何智武也因此去染了金髮,外國的足球明星也是金髮的,這個安排非常的有趣,似乎在反映一個「崇洋媚外」的社會現象,而在電影中也出現兩次麥當勞場景讓人不經懷疑:導演設定在此是否和這個社會現象有關聯,一次是莫文蔚和黃志明相識,另一次則是黃志明和莫文蔚從咖啡廳離開,旁邊掛著一個顯眼的招牌,這兩個畫面非常的相似,同樣是在雨中、同樣是黃志明撐起黑外套替莫文蔚擋雨、同樣的莫文蔚笑得十分燦爛,但不同的是第一次是莫文蔚追上黃志明,而第二次是黃志明追上莫文蔚。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        

  我覺得自己像個商店,任她進來瀏覽,也不知道她要停留多久......“這是何智武在戲中的經典獨白之一,那也是他第一次嘗到愛情的滋味,只不過愛情像罐頭一樣是有期限的(和《重》連結),他的愛情很快就過期了,他並沒有像尋常的劇情般傷痛欲絕,導演用一個輕度癡呆的啞巴來詮釋失戀,有些詼諧,但卻能感覺到何智武的心真被掏空似的哀傷。每一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,有些人可能會變成你的朋友,或者是知己,所以我從來沒有放棄過任何可以跟人家摩擦的機會,有時候搞到自己頭破血流,管他的開心就好。這更是王家衛設計給何智武這個角色一絕的台詞,讓無法溝通的何智武用這個行動去說明些甚麼,似乎想打破某些舊有的成規或現象,這讓觀眾有了無限的思考空間,而我想到的是溝通與火花,劇中每個人都欠缺溝通也不喜歡人群,他們在人來人往的地方總是一個人安靜的待著、計畫著,而何智武是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去接觸陌生人,尤其在最後何智武竟然莫名地拿起酒瓶往陌生人頭上砸,讓人匪夷所思他的行徑,但這卻更能凸顯何智武的那份渴望磨擦出火花的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戲中也運用了許多鏡子,李嘉欣打掃完黃志明家後照的鏡子、莫文蔚在黃志明沉默時照著鏡子、黃志明在最後一次殺人時照的鏡子、李嘉欣在酒吧裡鏡子的投射讓人難分辨真與實。在《墮》中,我想導演想傳達的是人心的距離,五個主要人物的故事不斷交錯著,而奇妙的是,這五個人沒有一對是相愛的,有人在逃避、有人在等待、有人在追逐、有人在沉迷和有人在拾回,除了楊采妮與莫文蔚,何智武、黃志明、李嘉欣都有著強烈的菸癮和壓抑的感情,煙霧讓他們在這城市蒙上了一層孤寂與流離感。電影裡也用了很多「鮮明的對比」與「角色和角色之間莫名的呼應及變化」,例如莫文蔚和黃志明的激情與李嘉欣的自慰、冬季和溫暖、蛇行與直線的騎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 

  《墮落天使》中我除了熱愛「何智武」這個角色之外,還有即是這部電影濃烈的色彩、搖晃的鏡頭,但矛盾的是,這也是我在這部電影好不容易挑出最不喜歡的地方,或許這就是導演的魅力,最愛的卻又是最恨的。

 

  而最後 這一分鐘我覺得很溫暖… ,因為「一分鐘」讓人體會到片刻的短暫與那份難尋的溫暖——仍是寂寞。

 

 

2012.11  (導演實務作業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sha.Li 的頭像
    Tasha.Li

    瞎麗搗眼的雜念文

    Tasha.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